- · 《北方园艺》栏目设置[06/28]
- · 《北方园艺》数据库收录[06/28]
- · 《北方园艺》收稿方向[06/28]
- · 《北方园艺》投稿方式[06/28]
- · 《北方园艺》征稿要求[06/28]
- · 《北方园艺》刊物宗旨[06/28]
南方人在家里常设祖先牌位,而北方人大多没有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文·段宏刚 中国古代传统民居大多以“三合院”的结构出现,呈现出对称、古朴、典雅的审美观念,外围有高大的围墙,围墙内分布有院子和内宅。走进开在南边的大门后,就可以看到
文·段宏刚
中国古代传统民居大多以“三合院”的结构出现,呈现出对称、古朴、典雅的审美观念,外围有高大的围墙,围墙内分布有院子和内宅。走进开在南边的大门后,就可以看到正对大门有一座坐北朝南的房屋,这座房屋就是“正房”,正房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座房屋,称作“厢房”。
正房中间有一间高大而宽敞的房屋,称作“堂屋”或“客堂”,主要用来祭祀祖先,也会当作会客厅或餐厅。
堂屋是一个神圣的场所,正中间靠墙的地方常设有神龛和祖先牌位,旁边张贴有中堂画和对联,还有桌子用来摆放供品。
观看过古装影视剧的人,往往能看到这样的情节:
每到重要节日,如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,在一家之主的主持下,全家老小齐上阵,忙而不乱,会在堂屋里摆上许多供品,然后点上香烛,对着列祖列宗的牌位一边鞠躬磕头,一边念念有词,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缅怀先祖,求得心理安慰,也是对“百善孝为先”的最好诠释。
毕竟,先祖虽然不在人世了,但先祖的养育之恩和教诲之恩永远不能忘记,先祖的名字和音容笑貌永远活在生者的心里,“宗族观念”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。
实际上,在现实生活里,这样的情节也很普遍,常常能在一些大家族里看到。因为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从5000年前的上古时期形成后,就一直在民间流传,是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不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,都有在堂屋里设置祖先牌位,逢节祭祖的习俗,只不过,北方人相对南方人来说,这种现象和习俗比较少而已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?需要从历史、文化、风俗、环境等多方面来梳理,方可找出答案。归纳起来,主要有两大原因。
其一,从周朝末期开始,北方民间的祭祀活动受到“礼教文化”的束缚,以至于祭祀活动变成了皇族至高无上的特权,民间失去了祭祀权,没有人再敢私自祭祀。而同时期的南方,对祭祀活动的管控没有那么严格,让祭祖习俗逐渐地发扬光大,一直流传下来。
祭祖是“祭祀文化”的一部分,自“三皇五帝”时期初步成型,人们祭祀的对象分为三大类:天神、地祇、人神。其中,祖先被归类为“人神”之中。
《史记·礼书》写道:上事天,下事地,尊先祖而隆君师,是礼之三本也。可见,在古代礼乐文明里,任何人必须做到祭天、祭地、祭祖先,才算尽到了文明人的责任。
然而,周朝末期出现了“礼崩乐坏”,各个诸侯国之间为了各自利益连年作战,导致“周礼”难以实行下去,没有了统一的约束和规范,各诸侯国的管理者各自为政,并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展开祭祀活动,不再允许民间私自祭祀。
很快,祭祀活动成为统治者和士人阶层眼中的一种权力象征,一种“礼制”下的精神统治,民间必须遵从。
《礼记·曲礼下》说得很清楚:非其所祭而祭之,名曰淫祀。
民间人士如果私自祭祀,会被统治阶层冠以“淫祀”,意思是说,私自祭祀是不合理、不正当的祭祀。若要举行祭祀活动,必须在祖庙或宗祠里边进行,如果在家里私自祭祀,就是“淫祀”。
众所周知,周朝时期,主要诸侯国集中在北方,南方还没有被开发好,被统治者称作“蛮地”。正是由于权力触角没有伸到南方地区,才让南方民间得以保留了古老的祭祀习俗,并在民间代代相传,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文化风俗。
其二,南方人的宗族观念要比北方人更强,宗族文化更加兴盛。
南方人形成强盛的宗族观念和宗族文化,有很深的历史原因。
翻开上下5000年中国历史可以发现,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,在此基础上,勤劳智慧的中华先民,不断开发周边地区,逐渐发展、壮大起来。
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,都是最先发展起来的富庶之地,而同时期的长江以南地区,仍然是人烟稀少、环境恶劣的地方。
古代的生产效率很低,当北方人口不断增多时,有限的资源难以养活这么多人,于是,北方的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,获得生存权,开启了“弱肉强食”的丛林法则,弱国不断被强国掠夺,老百姓为了明哲保身,只能离开故乡,不断向南方地区迁徙。
文章来源:《北方园艺》 网址: http://www.bfyybjb.cn/zonghexinwen/2021/0308/738.html
上一篇:北方第三城,青岛?还是郑州?
下一篇:山西面积最小县城,曾是北方最大驿站之一,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