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试论元代北方草原文学的文化融合 *

来源:北方园艺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0-12-2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元代是中国古代多元文化交融、融合最为活跃的时期,疆域的无比辽阔、“两都制”的建立、儒家学说的逐步深入人心、传统“华夷之辨”等观念的逐步消解、多种宗教文化的并存共生

元代是中国古代多元文化交融、融合最为活跃的时期,疆域的无比辽阔、“两都制”的建立、儒家学说的逐步深入人心、传统“华夷之辨”等观念的逐步消解、多种宗教文化的并存共生,为元代文化交融奠定坚实土壤。文化融合深深影响并推进着北方草原文学对美的追求与实践,主要体现在文人创作队伍的民族融合、文学活动的民族融合、审美追求的文化融合等方面。

一是疆域的无比辽阔提供了地理意义上的有益条件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序》说:“自封建变为郡县,有天下者,汉、隋、唐、宋为盛,然幅员之广,咸不逮元。”元代是中国古代又一个更为阔大、统一的多民族王朝,其幅员辽阔堪为中国古代历代王朝之最。元世祖忽必烈极其自信地说:“元也者,大也。大不足以尽之,而谓之元者,大之至也。”[1]所谓“四方未禀正朔之国,愿来臣服者,踵相蹑于道,十余年间,际天所覆,咸为一家,土宇之广,开辟以来未有也。”[2]文化的融合没有了地理意义上的制约。

二是“两都制”的建立,客观上为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滋养了肥沃土壤。成吉思汗曾对几个儿子说:“天下土地广大,河水众多,你们尽可以各自去扩大营盘,占领国土。”[3]“元起朔方,俗善骑射,因以弓马之利取天下。”[4]2553牧业极为重要,“出猎射生,纯肉食,少食饭,人好饮牛马奶酪。”[5]重牧贱农成为社会共识,直到元世祖即位才有了明显的改变,“世祖即位,首诏天下,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,衣食以农桑为本;”[4]2354建立两都制就成为一重要举措,“逐幸上都,避暑于朔。虑畜牧之妨农,逐水草于广漠;”[6]一方面借两都巡幸保护蒙古民族传统生活方式,一方面体察民情、了解农桑之事。元人袁桷《龙虎台》一诗说“先皇雄略深,省方岁巡狩。翠华悬中天,问俗首耕耨。”[7]

三是儒家学说逐步深入人心,成为元朝政治统治的核心思想。成吉思汗逐渐接受耶律楚材“天下虽得之马上,不可以马上治”[8]的正确观念,欣赏道教全真教丘处机“敬天爱民”“清心寡欲”的主张,为蒙古民族统治接受儒家思想奠定基础。到忽必烈时对儒学的接受就更为深厚、牢固。郝经曾说:“主上虽在潜邸,又符人望,而又以亲则尊,以德则厚,以功则大,以理则顺,爱养中国,宽仁爱人,乐贤下士,甚得夷夏之心,有汉唐英主之风,加以地广众盛,将猛兵强,神断威灵,…其为天下主无疑也。”[9]对忽必烈推行汉法极为赞同。而“世祖度量弘广,知人善使,信用儒术,用能以夏变夷,立经成纪,所以为一代之制者,规模宏远矣。”[4]年在颁发给日本的诏书中讲:“高丽,朕之东籓也。日本密迩高丽,开国以来,亦时通中国,至于朕躬,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。尚恐王国知之未审,故特遣使持书,布告朕志,冀自今以往,通问结好,以相亲睦。且圣人以四海为家,不相通好,岂一家之理哉。”[4]4601所谓“元为中国帝,行中国事,其民为中国人,族为中国族。”[10]由此可见儒家“天下一统”、民族共存、皆为一体等观念的深入。

四是汉民族文士自觉为蒙元王朝服务,成为中国古代民族文化交融史上的盛况。成吉思汗、窝阔台时期只有耶律楚材、丘处机等契丹贵胄、方外人物受诏出仕,不能代表汉民族文士的主流,而至忽必烈时期,北方汉人的所有大儒、名士,如赵璧、王鄂、刘秉忠、张德辉、许衡、郝经、“一代宗匠”元好问、词赋状元王鄂等皆云集于世祖周围,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汉族文士集团,直接为大元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竭尽智慧、奔走呼号。他们从传统经学关于“道统”、“王统”、“正统”的漩涡中挣脱出来,践行一种知行合一、灵活调适的新的华夷价值体系。元代文人杨维桢曾说:“道统者,治统之所在也。尧以是传之舜,舜以是传之禹,禹、汤传之文、武、周公、孔子。孔子没,几不得其传百有余年,而孟子传焉。孟子没,又不得其传千有余年,而濂洛周、程诸子传焉。及乎中立杨氏,而吾道南矣。既而宋亦南渡矣,杨氏之传,为豫章罗氏、延平李氏,及于新安朱子。朱子没,而其传及吾朝许文正公。此历代道统之原委也。然则道统不在辽金而在宋,在宋而后及于我朝,君子可以观治统之所在矣。”[11]强调元朝亦是传统“道统”、“君统”一体实现的王朝。而郝经、许衡等则自觉认为不管是哪个民族,只要推崇、实践儒学,就是“正统”、“道统”之所在。所谓“今日能用士,而能行中国之道,则中国主也。”[12]汉民族士大夫主动仕元逐渐蔚为大观,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交融也就愈加深入。

文章来源:《北方园艺》 网址: http://www.bfyybjb.cn/qikandaodu/2020/1228/612.html



上一篇:馅饼记俗 ——面食八记之一
下一篇:浅谈北方胡萝卜高产栽培技术

北方园艺投稿 | 北方园艺编辑部| 北方园艺版面费 | 北方园艺论文发表 | 北方园艺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北方园艺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